5月22日至26日,第七屆國際巖畫古跡博物館化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在俄羅斯烏法舉行。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印度等10余個國家的40多名巖畫研究領(lǐng)域?qū)<覍W者參會。內(nèi)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巖畫研究所所長吳甲才教授受邀出席會議并作開場發(fā)言。
在第一場會議上,吳甲才教授作開場發(fā)言。他以《中俄友誼的足跡》為題,講述了葉卡捷琳娜教授在中國的考察經(jīng)歷,以及在內(nèi)蒙古鴻德文理學院的資助下,其著作《俄羅斯巖畫》中文版得以出版的過程。
在第二場會議上,吳甲才教授圍繞“中國陰山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晚期巖刻:以碳十四和微晶體透視方法測試巖畫制作年代為例”以及“以考古類型學和微晶體透視方法測試巖畫制作年代”作學術(shù)報告。報告在與會專家學者中引起熱烈反響。
大家圍繞報告中涉及的巖畫斷代技術(shù)、多學科研究方法的交叉應用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相關(guān)專家表示期待同內(nèi)蒙古鴻德文理學院開展跨區(qū)域、跨學科的合作研究。
會議期間,吳甲才教授向與會專家學者贈送了由其編著的《陰山中段大青山巖畫》一書。
會議之后,吳甲才教授和與會專家到當?shù)貛r畫遺址進行了學術(shù)考察,還參觀了當?shù)氐臍v史博物館、民族博物館等場館。
學院巖畫研究所供稿
編輯:郭曉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