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息發(fā)布
信息發(fā)布/ INFORMATION近年來,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藝術設計系黨總支充分發(fā)揮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堅持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積極把思政工作融入到專業(yè)教學和實踐中,構建起了“藝術+思政”長效育人機制的黨建工作模式,實現了黨建與藝術教育、創(chuàng)作、實踐融合推動、雙向促進。
4月19日,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藝術設計系黨總支書記郭榮和教師陳曦、原曉婷、李星林帶領近50名學生赴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開展“黨建引領,與美同行”寫生之旅活動,以高質量課程思政引領藝術人才培養(yǎng)。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縣委領導下,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層巒疊嶂的太行山上削平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建成了長達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徹底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生存環(huán)境和發(fā)展條件。這一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是對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充分體現,是對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的生動詮釋,其所孕育形成的紅旗渠精神,更是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一,成為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
活動伊始,師生們參觀了紅旗渠紅色教育基地并開展以“感悟黨建之情,探索藝術之美”為主題的繪畫寫生活動,重溫了紅旗渠的建設歷程,體悟了林州人民打造“人工天河”的雄心壯志,大家紛紛拿起手上的畫筆來展示這片土地曾帶來的磅礴力量。
隨后,師生們通過一起聆聽革命老前輩十萬大軍戰(zhàn)太行的震撼壯舉和感人事跡、開展“紅色足跡藝術研討會”、觀看紅旗渠精神相關紀錄片,深刻體會到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深刻內涵。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走出教學小課堂,融入思政大課堂,學院藝術設計系黨總支積極把思政工作融入到專業(yè)教學和實踐中,為黨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時,引導師生創(chuàng)作更多謳歌黨和祖國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貢獻蓬勃力量。”學院藝術設計系黨總支書記郭榮說。
編輯:劉敏